中国吊装产业市场报告:深刻变革,蓄势谋远

   日期:2023-03-31     浏览:236     评论:0    
核心提示:2022年是中国吊装产业链迎来深刻变革的一年。这一年,全国基建投资温和增长,受疫情防控新形势、全球经济新变化、产业周期新挑战
 2022年是中国吊装产业链迎来深刻变革的一年

这一年,全国基建投资温和增长,受疫情防控新形势、全球经济新变化、产业周期新挑战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全年项目开工及建设进度平稳推进、略有放缓,与之强关联的吊装施工租赁市场进一步被挤压,疫情反复导致的阶段性需求收缩控干了市场“水分”:2022年1-11月国内汽车起重机累计销量1.9万台,截止12月23日全年平均百小时开工率达55.9%,虽都同比下降,伴随着下半年出现抬头趋势,触底反弹大势所趋,吊装施工租赁市场在年末释放出可喜的复苏信号。可以预见的是,伴随着疫情全面放开,发展的有利因素增多,在基建拉动作用下,行业结构调整将更加优化,强者恒强的头部效应将持续巩固,吊装施工租赁市场即将迎来厚积薄发的崭新一年。

 

一、行业发展现状——告别凛冬,触底反弹

作为装配式建筑安装工作进入吊装阶段的重要工具,起重设备反映整个建筑项目的后期建设进度,见效虽晚于挖掘机等产品门类,但受工程和投资拉动更为明显,是反映基建热度的重要指标。

(一)受基建拉动和疫情干扰,起重机销量呈现曲线波动

2022年,国内疫情出现强势反弹,对各行业经营造成了巨大影响。在全年稳增长基调下,“适度超前”的中国基建保持韧性,在曲折中修复。

——全年销量。2022年1-11月,国内汽车起重机累计销量达1.9万台,同比呈下降趋势。其中3月份销量达峰,近4000台;8月份、9月份的施工黄金季迎来拉升之势,同比出现正增长。百吨级以上销量占比9%左右,是2021年同期的近2倍,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市场存量。目前国内市场轮式起重机保有量达25万台(近十年销量之和),当前全国吊装施工租赁企业近30万家,行业集中度偏低。产品结构25吨和50吨占主导,合计占比65%左右;100吨及以上大吨位销量贡献持续攀升,2022年大吨位行业销量贡献在9%左右;在国家大力发展风电的背景下,我国千吨级起重机需求量快速提升,近三年行业年均销量更是超过百台,这背后是中国制造企业与下游客户在施工工艺工法上的的深度融合,在这股力量的促动下中国制造业供应链体系,也得到了全速发展。(本段文中数据有待核实)

——政策变量。“双碳”背景下,新能源转型迫在眉睫,2022年以来新能源起重机持续热销,销量超千台,占比5%左右。另外,“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也带来一定量的设备更新,但考虑到当前市场保有量以及设备成本、终端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真正落地应该有一个过程。

尽管2022年销量同比下降较多,但短期的收缩对整个行业可持续发展有利好作用,适度挤压能锤炼产业链韧性,推进行业结构优化提升。有行业专家做出研判,当市场被挤压到极限时,伴随着国家在基建投资上的政策拉动,市场释放的动能将更加的强劲,供需两端或将出现报复性反弹。逐步走出低谷的阴影,回归到正常的良性的发展轨道上来,指日可待。

(二)设备开工率,是产业链供应链最有力的脉动

整体来看,2022年轮式起重机平均百小时开工率为55.9%(月度出勤率在100小时及以上的起重机占比),不同区域、不同产品呈现出热度不同的表现。在疫情进入新阶段,第一波“阳康”后,复工复产脚步加快,部分区域的开工指数回血恢复,已经出现拐点向上的趋势。

——热点区域。尽管受到疫情影响,部分城市热度依旧,开工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开工率排名前三的华东、华中、华南一骑绝尘,领跑全国市场。施工最活跃的地区,包括深圳、杭州、合肥、包头、天津、福州、重庆等地。时间上,各地在“金九”达到了施工峰值,纳入统计的23个主要城市,有19个地区百小时开工率超70%,展现出非常强劲的发展动力。

——热门产品。开工率前三名的起重机产品依次为200T、500T、1800T,聚焦大吨位、超大吨位产品阵型;中小吨位中25T和55T表现亮眼,成为各个工地的主力。除此之外,得益于国家对能源行业的布局,千吨级产品也不甘示弱,展现出风电产业的持续火爆。

“油门一响,黄金万两”,朴素的行话背后是吊装人朴素的心愿。55.9%的百小时开工率,同比虽不够亮眼,但这是在2022年复杂多变的环境下,无数吊装人克服万难争取而来的,属实不易,极不平凡。我们相信,在大环境日渐明朗的将来,2023年的开工率将更加值得期待。

(三)投资回报率,是吊装施工租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如果说开工率反映了工程数量,那么投资回报率则反映了经营质量。据统计,2022年吊装施工租赁行业,全国投资回报率超15%(相当于银行一年期存款的7.7倍)的地区有南昌、杭州、福州、海口、广州、武汉六个地区,这与开工热度有一定重叠。我们通过追踪三款主力产品的投资回报情况,希望能给吊装用户未来经营一点想法。

——25吨级。吊装行业56%新入行客户首选25吨。目前,27%以上客户年投资回报率≥20%,49.8%客户年投资回报率≥10%;25吨散活工作占到79%,且散活投资回报率更高,较包月投资回报率高5.2个百分点;从区域分布来看,华东、华中、华南、西南25吨投资回报率相对较高。

——50吨级。年投资回报率为22.3%,是1年期银行利息的11倍多。目前58%以上客户年投资回报率≥20%,81%的客户年投资回报率≥10%;50吨散活工作占到56%,较包月投资回报率高约5个百分点;华东、华中、华南、西南50吨投资回报率相对较高,杭州以28.1%占据榜首。

——80吨级。年投资回报率为30%。67%以上客户年投资回报率≥20%,81.1%客户年投资回报率≥10%;80吨散活工作占到59%,较包月投资回报率高0.5个百分点,从管理难度、经营稳健角度来看,包月更有优势。

如何实现最大的投资回报率,相信经历一年不平凡的吊装人会有更深层次的体会和更理性的选择,在市场回暖季前提前布局产品投资和组合,更好地迎接即将到来的春天。

二、复苏利好——激发活力,提振信心

2022年实属不易,这一年国内市场的寒流,疫情的多轮反扑,让很多吊装人都焦虑不安。因为大环境的变动,而面临业务缩减、成本增加、回款困难等多重压力,其实各位不必太悲观,须知雪地之下,隐藏新的道路。

(一)政策利好

中央高度关注当前经济困难局面,并且明确发出信号,2023年要为恢复经济增长做出最大努力。

——市场的信心首先来自防疫政策的持续优化。只要发动机引擎动起来,产业链条的每一环都将陆续活起来。疫情防控新十条出炉,助推各行各业加速复工复产,尽管当下正值吊装行业传统的冬歇期,但因为各地项目开工热度显著回升,开工率指数不降反升。

——否极泰来,“全力拼经济”号角催征。中共中央政治局2022年12月6日召开会议,2023年的工作基调继续为“稳增长”加力,并强调财政、货币、防疫、产业等政策形成合力,推动经济“整体好转”。从年初的“适度超前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到年末中央经济会议“稳增长”的重要表述,可以预见的是,基建投资将继续担当2023年增长引擎。

(二)市场机遇

2023年基建投资方向仍将以水利、交通、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市政及园区改造等传统基建为主体,以绿色能源建设,如光伏、风电设施建设,特高压、数据中心等新基建为重要抓手。

——新基建火爆。新基建挑大梁,新一代信息技术、元宇宙、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特高压、智能交通等大规模超前建设,打造中国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引擎。有机构预计2023年将是特高压工程开工大年,特别是特高压直流项目,2023年投资或增长超70%;除此之外,风电装机同比增幅在10%以上,近60%的风电项目集中在三北、河南、河北地区;除利好大吨位外,城轨等新基建将对中小吨位有一定促动。

——传统基建发力。40%左右的大型煤化工、石油化工项目集中在西北、华北等地,对超大吨位需求有促进作用。此外,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等长周期建设将持续释放设备需求。

2022年中国经济在波折中恢复,在经历“脉冲式”冲击后,中国经济回稳向上的基础将更加牢固。当前,疫情管控进入了新阶段,随着因为疫情导致的开工节奏放缓问题得到解决,2023年基建行业将有望加速释放,吊装施工租赁行业将迎来更多机会和更高价值,众多吊装施工租赁的业务已经出现触底反弹的迹象,工程机械景气度将有望迎来持续上升。


三、趋势展望——春山可望,蓄势谋远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投入不断加大,工程建设领域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项目集约化、装置大型化、安装模块化成为其主要趋势,起重机租赁行业正面临多重要素的转型升级,促成自身的二次成长,从“做大”走向“做强”。

——吨级大型化。近几年,我国大型炼化一体化、大型煤化工以及风电安装等行业突飞猛进,助推了大吨位产品的发展势头。无论是热点产品还是新型产品阵营,大吨位起重机的身影变得越来越多。

——管理智能化。为解决设备管理难、运营管理难、安全监管难、项目管理难等大工地、大项目的管理痛点,智慧工地解决方案应运而生,一项项数字化智能管理平台成果不断涌现并在实际运用中得到市场的认可。

——动能绿色化。在供应链技术和成本的进一步突破下,新能源产品已成为起重机行业又一新的增长极,为产业发展、客户发展提供了高质量发展解决方案,新能源产品投资回报率更有优势。

——吊司职业化。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党的二十大提出人才强国战略,打造高素质高技术人才。2022年行业制造厂家被评定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示范单位,为轮式起重机操作工、维修工、装配调试工提供专业化的培训鉴定渠道,未来吊装行业技术型人才占比将持续提升。

——需求定制化。从颜色定制到局部细节定制,2022年起重机产品的定制概念又上了新高度。比如,徐工千吨级领域全球首创的“孪生”模式,颠覆性推出了两款“上车吊装性能一样,下车自由切换”的“全球第一吊”,一种是轮式底盘,一种是履带式底盘。厂家和客户联合创新的模式未来将越多越多,一批批高经济性、高环境适应性、高安全性、高投资收益的吊装设备将运用到市场中来。

——客户年轻化。经过十几年发展,终端客户二代开始登场。和父辈相比,二代客户的眼界更开阔,更专业,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也更高,在创新、高端产品上更敢于投入。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吊装领域,1000吨级及更大全地面起重机推出后,绝大部分产品都是被年龄在40岁上下的“二代用户”、“年轻化用户”购买。这些用户,对性价没有那么执着,反而更看重“投资回报”。

四、发展倡议——守护安全,夯基筑本

安全是个关键指数,指数为零的话,前面一切成就加乘,都会化为乌有。守护吊装安全是任何情况下都必须要遵守的行业公约。

——我们要更加注重运营安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摒弃恶性、低水平竞争,维护产业良性发展生态;

——我们要更加注重设备安全。担当技术引领使命,增强智能化、人性化安全关怀设计;保持克制,摒弃非理性夸大超载能力的营销;培训、引导吊装从业者建立科学的起重机运行认知体系;

——我们要更加注重使用安全。秉承安全至上原则,推进守护吊装安全行动,增强企业自律意识,扩大安全标杆影响, 警示违规行为,加大专业人才培养,促进行业整体改善;

——我们要更加注重社会安全。热心“抢险救援”公益事业,完善抢险救援“建联--施救--保障”的联动机制,导入科学施救方法,增强产业链和谐发展、反哺社会的强大凝聚力。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众多新趋势、新变化综合作用,产业所有参与者,都面临一场新挑战和新机遇。吊装施工租赁行业要强筋健骨,提高综合竞争力,为企业高质量经营、行业高质量发展、国家高质量建设贡献力量。

 
标签: 吊装工程网
打赏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